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7章 黄梅之战

三月廿一寅时,黄梅东郊

薄雾像轻纱般浸透青麦

张世泽勒马远眺城垣

三丈高的包砖墙堞口森然林立

引沮漳河水的护城河宽逾五丈

六座新筑敌台如獠牙斜伸而出

城头绣着"左"字的帅旗猎猎翻卷

数百架床弩绞弦声隐隐传来

"禀大帅!"夜不收伏地急报

"叛军拆毁民房,囤积滚木三万

城壕暗布竹签毒蒺藜!"

张世泽玄铁护腕轻叩鞍桥

"掘子营堆筑土山

霹雳营辰时轰击东北角楼"

卯时三刻

三百民夫推着独轮车往来穿梭

麻袋里的湿土倾倒而下

渐渐堆起三丈高的土丘

城头突然掷下火罐

烈焰瞬间吞没三辆粮车

"立牌车!"掘子营把总挥旗传令

三十辆蒙着牛皮的偏厢车急速上前

车顶斜支榆木板

叛军擂石砸上去只发出沉闷声响

趁此间隙

土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逼近城墙

距离壕沟只剩百步之遥

左良玉在敌台看得真切

"泼油!焚车!"

滚烫桐油倾泻而下时

土山后突然推出六门霹雳炮

校正铜哨尖啸划破长空

炮弹精准命中油瓮垛口

爆燃的油雨反泼向守军

敌台顿时化作一片火海

申时初

土山己延伸到护城河畔

当叛军的注意力全被炮火吸引

二十名工兵正沿着地道潜行

他们背负的铸铁长筒上

赫然刻着"丙申震天雷"

威力比寻常炸药要强上十倍

"禀将军,己挖到城基!"工兵总旗抹去额头鲜血

地道尽头,青条石墙根清晰可见

众人迅速用铁锥凿孔

将五具震天雷嵌入石缝

三丈长的引信裹着三层油布

戌时,暴雨骤至

张世泽按剑立于帐前

"此乃天助我也!"

亥时正

霹雳营突然发起猛烈炮击

叛军忙着扑救火头时

东北墙根传来惊天巨响

十丈城墙如酥脆的糕点般轰然崩塌

碎砖裹挟着守军残肢冲天而起

六座敌台剧烈摇晃,摇摇欲坠

"缺口宽达十五丈!"瞭卒嘶声大喊

硝烟尚未散尽

八百名身着重型防刺服的战兵

己经踏着壕桥冲了过去

队正王栓子胸甲沾满泥浆

精钢斩马刀劈开坠落的滚木

"玄鳞营,随我冲!"

叛军都司陈麻子率领死士堵住缺口

三眼铳抵近齐射

铅丸打在战兵胸甲上溅起火星

却无法阻挡钢铁洪流的推进

王栓子刀光飞旋

三杆长矛应声而断

反手横斩削飞敌兵膝盖

"推刀车!"陈麻子声嘶力竭地喊道

包铁刀车刚驶出甬道

战兵突然分向两翼

后方神机营弩手迅速架起弩机

钢矢穿透车板缝隙

推车的叛军像割倒的麦秆般纷纷倒下

有战兵掷出飞爪勾住刀车

十人合力猛拽

包铁的木车竟被生生拉散

战至丑时

西门城头的"左"字帅旗突然撤下

左良玉的亲兵纵火焚烧粮仓

十万石新粮化作冲天烈焰

溃逃的叛军争相打开南门

踩踏中坠入壕沟者不计其数

张世泽策马入城时

只见粮仓升起的黑烟如黑龙腾空

王栓子拄刀跪地禀报

"缴获佛郎机炮十二门

但炮身刻有'武昌卫'字号!"

"好个左昆山!"张世泽冷笑

"私藏卫所重器,其心可诛!"

铸铁爆破筒

由煤山"百炼坊"耗时七日打造六具

装填硝石七十斤、硫磺二十斤、木炭十五斤

破城威力是传统穴地攻城法的三倍

但铸铁筒爆裂时碎片飞溅

导致三名工兵阵亡

重型防刺服战损情况

完好无损:五百三十领(钢片有效抵御铳弹)

关节损坏:西十一领(膝甲遭铁骨朵密集击打)

彻底报废:七领(坠石砸中头盔,凹陷三寸)

霹雳炮(山炮)作战记录

开花弹全部耗尽(每颗炮弹耗铁十五斤)

两门炮管发蓝,冷却后出现蛛网般裂纹,无法继续使用

晨曦穿透浓烟

幸存的黄梅百姓蜷缩在瓦砾堆里

车轮声由远及近

二十口铁皮箱卸在县衙门前

军需官割断绳索

露出金黄油纸包裹的糊粮砖

"拆屋取釜!"王栓子带领战兵劈开废墟

沸水融化糊粮砖的瞬间

麦香混合着干菜的气息弥漫长街

一位老妪颤抖着捧起碗

被战兵伸手扶住

那覆甲的手指轻轻擦去她脸颊的灰土

"阿婆,小心烫着"

三月廿二,臣于黄梅奏:

一、子夜以震天雷轰破东北城墙十五丈,工兵三人因铁筒碎片贯穿阵亡

二、重型战兵率先登城,阵斩伪都司陈麻子。缴获佛郎机炮十二门,炮身铭文证实为武昌卫军器

三、焚毁叛军粮仓三座,共计米粮十万石。现以糊粮砖赈济百姓,每日消耗西千斤

左逆焚毁粮仓后逃窜,残部退守江夏水寨

据悉叛军凿沉商船三十艘,阻塞汉口水道

驿卒背着漆筒疾驰出城时

朝阳正照亮城头新升起的龙旗

旗面上被铅丸洞穿的地方

金色的阳光如利箭般透射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