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5章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己删)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青铜獬豸的冷光下,韩非指尖划过玉版律条竹简。窗外“飞燕一号”的报道绢画被胥吏战战奉上,墨迹里硝烟味刺鼻。

“高氯酸铵者,秦律何名?”他忽问。

廷尉伏地颤声:“《工律》廿三条:私储‘霹雳粉’逾三斤者,黥为城旦;逾十斤,腰斩。”

“此物入库几何?”

“报…报载三十七斤…”

竹简砰然砸落,惊起梁上尘灰:“昔郑国一匠私铸火鸦箭,未及升空,咸阳卫尉己诛其三族!今竖子持此等凶器横行,州郡竟拱手授之空域令,诸公食禄,是以法为戏耶?”

韩非拍案而起,眼神冰冷:

“我写了那么多法、术、势,核心就一句话:律法面前必须平等,规矩定了就得人人遵守!不能因为他是‘好孩子’、‘为科学’,就对大是大非的安全底线网开一面!”

“明天这个口子就会被无数人挤破!法制的根基一旦动摇,今天你们欣赏的‘烟花’,明天就会变成焚毁规则的火海!这哪里是发射火箭?这是在用法典当燃料,拿民众的安全当儿戏!”

“唉!”

李渔斜依隔窗,摇着折扇,笑得阴阳怪气:

看着新闻标题《学子手搓火箭!九个月匠心造梦!》,噗嗤笑出声:

“哎呀呀,‘手搓火箭’?这词儿用得妙!妙极了!简首跟戏台上的‘点石成金’、‘平地飞升’一样精彩!(对着台下)诸位看官老爷,您细品品,‘手搓’这两个字,那可真是神来之笔啊!”

他把玩一枚温润玉扣,眼含笑意,依旧是不急不缓,娓娓道来

“‘手搓火箭’…… 妙,着实妙!此西字一出,犹如戏台上一句亮嗓,先声夺人,引人浮想联翩。不过么……”

“若真要较真这‘搓’字,怕是与《天工开物》里描述的‘揉胶拌土’相去甚远喽。”

“观那固化室的恒温铜釜、真空机匣的冷光微芒,倒让我想起昔年姑苏织造府的‘天机巧锁’,非寻常门户可有。”

“孩子们自然灵慧好学是真,可若少了这般‘地利’,纵有满腔热忱,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炊’。这份不为人道的‘时’与‘地’,恰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才情的种子。”

“至于那‘高氯酸铵’何来?空域飞行的通牒如何得解?此类关窍,犹如戏文里的‘过场’,往往三两锣鼓点便悄然带过。世人只见少郎才俊笑握旌旗的终章,却难睹那背后穿针引线、铺路搭桥的‘暗场乾坤’。这‘暗场’,有时比台前的‘手搓’功夫,更要紧几分呢。”他意味深长。

“自然啦!少年意气,志在凌云,能潜心钻研这般艰深事物,实属难得!这份进取心,当得起一句赞叹。”

语气温和一转,“然则,此事流传,若是众人都只道一句‘某某聪慧非常,手搓即成’,进而争相效法,那不免有些偏了。”

“天下学子万千,多数人的‘寒窗’,只有纸笔灯烛相伴。若他们见了此等‘飞天之燕’,误以为踮脚便能触及星河,继而心生挫败,倒显得这美谈……未尽其美了。”

“此等‘飞燕’,非寻常莺雀可及。它鸣啸入云霄,背后是数不清的匠心托举、机缘凑泊。”

“倒不如说,这‘飞燕’本身,就是一面映照世情的玲珑镜:照见少年之锐气可嘉,亦映出那‘春风化雨’,亦不是谁家庭院都恰好能有的景致。此事之美当贺,此中之道,却也颇值得众人一思啊。”

(己删)

看官们,无不拍案叫绝,更有甚者己经提议李渔接着续写改编成戏文了,这算什么,借未来讽今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