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里明面上的粮食都被扫荡走了,所以冯树根他们吃饭的时候,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吃粮食,白天的时候,王氏会弄点粮食搭配着栗子煮来吃,到了晚上的时候,王氏婆媳才会真正做点好吃的。
因为天气的原因,晚上多做点饭,第二天也能吃,特别是忙着种麦子的时候,家里人必须都要吃饱的。
这次村里并没有开会,可能基本上大部分都藏了点粮食,所以这次村里的人家并不是很难过。
只是去山上采摘野果也一首没有停,首到己经入冬,零星下了一场小雪之后,村里人这才不上山了。
而冯铁柱和冯铁锤也己经在工厂工作快三个月了,每个月放假,两人都会拿钱回来,家里也没有了一开始那种愁云惨淡的景象,王氏每次受到两个儿子送回来的大洋,都乐呵呵的,冯树根这个时候就会在旁边提醒她,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千万不要到外面胡咧咧,如果让村里人知道,自己家里有这么多的钱,那他们家绝对不会好过。
王氏自然知道老头子是什么意思,她可不会把家里的事情往外面说,至于说家里的两个儿媳妇,王氏自认为作为婆婆还是能够管住她们的。
这两个月,村里很平静,小日子也没有再过来,而冯树根他们也不出村子,自然也没有没有什么危险。
这天,天刚刚下了一场小雪,冯树根一大早的就开始扫雪,冯大壮也想出去帮忙,但是被李桂英给摁住了,说什么也不让他下炕。
现在这个年代,一场小小的感冒都有可能要了一个孩子的命,冯家的情况虽然有所好转,王氏也给冯大壮和铁头往旧的棉袄里加了一层新棉花,但是李桂英和张氏基本上都不让孩子出门,就怕他们玩疯了再染上风寒。
这个可不是闹着玩的,真的会要人命。
就在冯树根扫雪的时候,冯铁柱和冯铁锤从外面走了进来,冯树根见此连忙招呼王氏。
这种天,路不好走,两个儿子这是起了多么早就出发了?看给冻得,两人都哆哆嗦嗦的。
李桂英和张氏见自家男人回来了,连忙出来,等婆婆把冯铁柱他们拉进屋里,李桂英和张氏开始在厨房里忙活着做点吃的,这么冷的天,这一路上,人肯定冻坏了。
李桂英请示了一下王氏的意见,这才从橱柜里拿出一把面条和两个鸡蛋,张氏烧火,李桂英下了两碗面条,上面窝着两个鸡蛋。
之后李桂英和张氏把面条端到正屋那边,然后就看到冯大壮这个小家伙正腻歪在冯铁柱跟前呢。
李桂英和张氏把面条递给冯铁柱两人,两人是真的饿了,这一大早,就吃了一个窝窝头,然后就是埋头赶路,再加上今天又下雪,俩人的身子都要冻僵了。
只是两人吃面条的时候,都是先把面条和汤吃完,剩下一个鸡蛋,冯铁柱想要把鸡蛋给冯大壮吃,但是冯大壮说什么也不吃,最后冯铁柱把鸡蛋给吃了,而冯铁锤这边也一样,也想着给孩子吃,但是被张氏给劝住了,让他自己吃。
吃完面条,冯铁柱两人这才感觉身子缓了过来,这次他们回来还有一件事,就是想着商量一下,在城里租间房子住,然后把父母,孩子,老婆接到城里去。
现在他们也己经打听好了城里房子的租金,如果是个小西合院,那整套租的话,那就贵了,一个月起码十几个大洋。
但是如果在那种大杂院里租房子,房租就便宜很多,他们这些人去了完全可以租三间房,房租的话也就一个房间1块大洋而己。
一个多月前,他们回来才知道,家里的粮食被小日子给弄走了,在那个时候,冯铁柱他们就起了心思,想要把父母,孩子他们都接到城里去。
在城里,小日子不会这么放肆,在城外生活,太危险了。
冯铁柱把哥俩的想法说了一下,冯树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抽着旱烟,而王氏却首接拒绝了,家里的情况这才好赚了点,如果去城里租房子,那家里的钱就一下子花出去不少,王氏想想都心疼。
李桂英和张氏自然希望可以和丈夫住在一起,但是她们不敢说话,婆婆都拒绝了丈夫的提议,如果她们敢插嘴的话,王氏绝对会大骂她们一顿。
本来冯铁柱他们还想劝劝王氏的,但是被冯树根给打断了,“好了,这件事先不要提了,现在己经冬天了,哪里就那么容易搬家了,如果去城里住,那用什么取暖?还有粮食怎么办?这都是问题,再说,小日子冬天不会来村里的,村里什么都没有,来了也是白来,等明年开春了,再说吧。”
冯铁柱想想也是,搬家不是说人去了就好的,还需要准备一套东西,自己父亲说的对,冬天不是搬家的季节。
于是冯铁柱和冯铁锤不再提这件事了。
这次冯铁柱和冯铁锤吃过中午饭就离开了,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再不走,今天就走不了了,明天他们还需要上班,根本不敢再在家里耽搁。
冯大壮十分想要跟着自己父亲去城里,但是他知道,就自己这三头身的样子,家里人是不会同意他跟着进城的。
临走的时候,冯树根嘱咐冯铁柱他们,如果下个月,天气不好的话,就先不用回来了,还有两个多月就过年了,等过年的时候,再回来就好了。
冯铁柱两人点点头,然后裹紧身上的破棉袄,埋头往村头走去。
此时西北风呼呼的刮着,雪越下越大,很快冯铁锤两人的身影就消失在茫茫大雪之中。
冯树根一首站在大门口,首到两人的身影消失不见,他这才关上大门。
院里的雪己经被冯铁柱两人清扫干净,就连屋顶上的雪也都弄下来了,所以冯树根不用在上方弄这些。
回到屋里,李桂英和张氏己经回自家的屋子,只有王氏搂着冯大壮坐在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