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62章 一口气看完《乘风破浪》?赵佶:我爹就是为他自己!

这让人禁不住联想到前面提及的恋父情结。

顿时,众人对前面提及的这几人的父子关系走向有了预感,一时间都沉默下来。

果不其然。

【《乘风破浪》男主在憎恨父亲的前提下,穿越回父亲年轻年代,和父亲称兄道弟】

【他重新认识父亲后,在反派伤害了父亲的兄弟,决心做掉反派时,他没有阻止,反而和父亲一起去为兄弟报仇】

【即使他明知父亲这一去就要坐牢,母亲会在生下他之后,产后抑郁跳楼自杀】

【但是他为了兄弟义气,没有阻止父亲,进而阻止母亲悲剧发生,他却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父亲的行动】

【这一刻,男主彻底认同了父权价值体系,归顺了父权体制】

【他实现了从男孩到“父亲”的过渡,他成为了他曾经讨厌的父】

评论区:

“可是即使报仇了,兄弟也回不来了,平白把自己搭上。”

“这说白了就是自私,自己老婆还怀着孕,明知道可能会把自己搭上,还偏要去,不就是为了全自己的义气,就舍弃自己老婆孩子吗?”

评论区犀利的戳破了掩盖在兄弟情义下的本质,让诸天众人一时间都沉默了下来。

“这份义气是值得佩服,但确实是太过冲动,太过自私。”

武松灌了一大口酒,沉默了会才出声点评。

他们行走江湖,兄弟义气自然也是放在心里前排的。

这种冒着被逮捕、流亡的可能,也要为兄弟报仇雪恨的心情,他自己就经历过。

大哥被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对奸夫害死后,他就为了给大哥报仇,杀了那对奸夫

最后在被官府缉捕下,上了梁山。

兄弟被害,怎能不报仇?

可问题是,他是一个人,当然可以杀了仇人,来个痛快。

这徐正太自己有妻儿,又没法保证能带着妻儿一块逃,最后害得自己娘子自杀。

然而,徐正太还能说是为兄弟怒发冲冠,算是全了兄弟情义。

对于那儿子,武松才是真正的一言难尽。

他此举,无疑是亲手害死了自己的娘,他过去为自己娘亲抱的不平,岂不都成了笑话?

武松总算是有点理解,天幕开始时说的恋父情结了。

这个词形容得还真挺贴切。

……

【《流浪地球1》里同样,刘启在目睹父亲在执行任务时的勇敢、冷静、大无畏的牺牲之后】

【他理解了父亲长时间的缺席缺位,父亲为什么不能陪伴在他身边】

【他认可了父亲所做事情的价值】

【当刘启长大,成为一个父亲的时候,他也会像他父亲一样,为了家国大业抛下家庭】

岳飞长长叹了口气,眼神黯然地垂下头。

若说方才他还能批几句徐正太父子俩太过冲动和不理智,看到这里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刘培强为了家国大业抛弃了家庭,他们这些远征在外的人,又何尝不是呢?

为了保家卫国,常年在外戍守边疆,让妻子常年看不到丈夫,儿子常年见不到父亲。

而他的儿子长大后,也随他走上了战场,他儿子何尝不是在重走他这条路。

世人称颂他的大义,称颂他为英雄,可对于家庭,他无疑是自私,是不尽责的。

“大家与小家,自古以来就难两全。”

他们也希望可以两全其美,但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

本来儿子能继承他衣钵,岳飞心中还是高兴的,可听见天幕这番话,他又止不住生出怅惘来。

诸天中许多人都渐渐沉默下来了。

天幕视频所呈现的问题几乎是个无解的难题,他们既不想承认,又无法辩驳天幕说的事,还是挺对的。

……

【流浪地球2的时候更是为刘培强的选择,进一步叠加了多一层正义性】

【他选择给妻子安乐死,是妻子的要求】

【他选择离开家庭去执行任务,长时间不回家,是为了给家人争取进入地下城生活的资格】

“这什么影视作品就是影视作品,现实里哪有这样美好的事。”

赵佶看到这里,已经忍不住了,把宫人遣退后,一个人在宫殿里骂骂咧咧。

这后世影视作品里,刘培强还是为了家里人,才会做这些事。

现实里,他爹就是自己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眼瞅着金国要打过来,就赶紧把皇位扔给他。

还美名其曰他有才德,适合继承皇位。

实际上就是为了他自己,想找个背锅的,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他之后,自己就往南边逃了。

他接到圣旨的时候,当场就哭晕过去。

谁知道,醒来他就已经是皇帝了,赶鸭子上架都没有这样赶法。

天幕视频里这些人,给自己儿子带来的伤害好歹还有点正当理由,可他爹的正当理由就是坑儿子!

……

【这些剧情,何尝不是给男性观众编造的一层幻梦】

【有了这层幻梦,就能扫清障碍归顺在父权之下】

【虽然曾经遭受到父亲的伤害,但父权制没有问题】

【虽然父亲冷漠、自私、没有关爱,但也许只是他不会表达,背地里还是爱我的】

【其实这种情况,是失权者面对当权者的一种普遍现象,男性面前的强权就是父权】

【这种妥协,也可以看作是一层自我保护,因为承担反抗既有规则与秩序的代价,往往是需要强大魄力的】

【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继续寄居在现有规则体系里,再为遭受的伤害构建合理的解释】

诸天中许多人都低下了头,有种被戳中心里隐秘处的耻感。

这世上就没有像天幕里那些影视作品中那样,的确是有苦衷,不懂表达爱才给儿子造成伤害,实际上很爱儿子的父亲吗?

当然有。

可同样不乏那些真的冷漠自私,不把儿子当儿子的父亲。

然而在纲常下,哪怕是再委屈,再怨愤,却也不能做什么,甚至不能表现在人前。

否则,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前程就算毁了。

没见那些考中了功名,当了官的人,被不干人事的父母拖后腿和欺压时,都没法做什么吗?

甭管谁对谁错,只要你不孝,那就是你错了。

连皇帝不孝顺,都会被史官记在史书里蛐蛐几句。

他们无奈,但是又无可奈何。

若说后世只是父权问题,那他们还面临君权,而如君如父,父权还常常是和君权挂钩的。

谁能有这个魄力,撕破这个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