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28章 震惊所有人!

他们知道,只有等到周部长亲自开口,谜底才会揭晓。

而在此之前,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并努力压抑住内心的好奇与不安。

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周部长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

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带着一丝疲惫,反而显得精神矍铄,目光如炬,扫过会议室内的每一个人。

他的到来,瞬间让原本低声议论的会议室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着他开口。

周部长走到会议桌的主位前,没有立刻坐下。

他先是环视了一圈众人,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人心,让在场的每一位高层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

他手中提着一个厚重的牛皮纸袋,正是秘书刚刚复印好的那份文件资料。

“各位同志,请坐。”周部长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待众人落座后,他才缓缓将牛皮纸袋放在桌上,然后亲手从袋中取出十三份用专用保密纸张复印的报告,一份一份地分发到每一位与会者的面前。

当那份印着“绝密”字样的报告摆在自己面前时,空气中仿佛都能听到众人心跳加速的声音。

他们小心翼翼地拿起报告,目光首先落在了封面那几个醒目的大字上——《“灵通计划”阶段性技术成果报告》。

坐在周部长左手边的是部里资历最老的总工程师,王总工。

他年近花甲,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常年与图纸和设备打交道,对技术有着近乎偏执的严谨。

他接过报告,眉宇间带着一丝疑惑,但更多的是对“绝密”二字的敬畏。他翻开报告,目光迅速落在第一页的概述上。

“无线个人通信终端……基站网络架构……数字语音编码……”王总工的嘴唇无声地翕动着,一个又一个陌生的词汇如同重锤般敲击着他的心房。

他从事工业技术研究几十年,深知每一项技术突破的艰辛。

这些概念,他虽然在一些内部资料中偶然瞥见过,但那都只是停留在理论构想阶段。

甚至连国际上的顶级实验室也仅仅是刚刚触及皮毛。

而现在,这份报告竟然声称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他的呼吸骤然变得粗重起来,心脏剧烈地跳动着,仿佛要冲破胸膛。

他颤抖着双手,将报告翻到第二页、第三页……

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复杂的算法流程、精密的结构设计,无一不显示出这项技术的成熟度。

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无数个问号,这……这怎么可能?

这简直是超越时代的技术!

这不仅仅是工业领域的突破,这简直是……是人类通信史上的里程碑!

王总工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感到一阵眩晕,仿佛置身于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未来世界。

他猛地抬头,看向周部长,却见周部长正平静地看着他,眼神中带着一丝了然。

而在会议桌的另一端,负责计划司的李司长,则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了这份报告的震撼。

他更关注的是宏观规划和经济效益。

当他看到报告中描绘的“随时随地通话”、“提高通信效率”、“促进信息流通”等字眼时,他的瞳孔也猛地收缩。

“这……这要是真的,那得是多大的一个产业啊!”李司长在心中惊呼。

他深知,国家通讯体系的落后,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传统的电话线铺设成本高昂,维护困难,覆盖面也极其有限。

而这份报告中提到的“无线个人通信终端”,简直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量身定做。

他想象着,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这样一部“小灵通”,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商业谈判将不再受地域限制,生产调度将更加灵活高效,甚至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不仅仅是技术,这更是巨大的经济增长点,是拉动国家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

李司长感到一股热血直冲脑门,他甚至已经开始在脑海中勾勒出“小灵通”普及后的社会图景:

工厂的订单可以通过“小灵通”实时下达。

农民可以在田间地头通过“小灵通”了解市场信息。

远方的亲人可以随时随地互通问候……这简直就是一场无声的革命。

一场将彻底改变国家面貌的革命!

他紧紧地攥着手中的报告,指节泛白,激动得几乎无法自持。

他看向身边的同事,发现他们也同样面色凝重,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困惑和难以置信。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只有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每个人都沉浸在报告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中,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牢牢抓住,无法自拔。

他们反复阅读着报告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图表,试图从中找出任何一丝不合理之处,但最终都徒劳无功。

报告的逻辑严谨,数据详实,即便是一些他们从未接触过的概念,也阐述得清晰明了,令人信服。

这种寂静持续了足足有五分钟,然后,如同冰山崩塌一般,会议室里开始响起细碎的议论声。

“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无线个人通信?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啊!”

“白杨研究所……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这真的能实现,那我们国家的工业水平,至少要提前二十年!”

议论声从最初的低语,逐渐演变成了嘈杂的讨论。

震惊、兴奋、疑惑、甚至一丝丝的难以置信,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整个会议室如同炸开了锅。

平日里严谨持重的高层领导们,此刻也顾不上形象,纷纷凑在一起,交换着彼此的看法,语气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这报告里说的‘数字语音编码’,我以前只在国外的学术期刊上看到过理论模型,没想到他们竟然已经做出了实际应用!”一位技术出身的总工程师激动地说道。

“还有这个‘基站网络架构’,如果能全国铺开,那我们国家的通信效率将得到质的飞跃!”另一位负责通信规划的司长也忍不住插话。

“这简直是划时代的成果!如果真的能投入生产,那对我们第一机械工业部的意义,将是无法估量的!”

会议室里,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自己内心的震撼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在这份报告的描绘下徐徐展开。

这种自发的、充满激情的讨论,在部里的高层会议中是极其罕见的,足以说明这份“绝密文件”所带来的冲击力有多么巨大。

讨论声越来越大,整个会议室变得嘈杂不堪,甚至有些失控的迹象。

周部长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知道,这份报告所带来的震撼,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只有真正认识到其价值,才能激发众人最大的热情和投入。

他等待了几分钟,直到会议室的喧嚣达到顶点,才轻轻地咳嗽了两声。

“咳咳!”

这两声咳嗽虽然轻微,但在嘈杂的会议室中却如同惊雷一般,瞬间让所有声音戛然而止。

众人猛地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失态了,纷纷坐直身体,将目光重新投向周部长,脸上带着一丝赧然。

周部长扫视了一圈众人,见他们都已安静下来,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各位同志,我知道这份报告的内容,对大家来说,可能有些……超出了认知范围。”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手中的报告上,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自豪:“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份报告中所描述的‘灵通计划’,以及‘无线个人通信终端’,也就是我们内部称之为‘小灵通’的技术,并非停留在纸面上的理论构想。”

他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再次响起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众人屏住呼吸,生怕错过周部长接下来的任何一个字。

“经过白杨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特别是白杨所长带领的核心团队,艰苦攻关,这项技术,已经……成熟了!”

“并且!”周部长加重了语气,目光炯炯地扫过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白杨研究所已经成功制造出了‘小灵通’的工程样品!”

“上面所描述的各项功能,包括无线通话、数字语音编码、信号传输等,都已经在实际测试中,基本……实现了!”

“轰!”

周部长的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在会议室中炸响。

如果说之前的报告只是让众人感到震惊和难以置信,那么现在,当周部长亲口证实技术已经成熟,并且连样品都已制造出来时,这种冲击力,简直是翻倍的!

这意味着,他们刚才所看到的,并非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样品……都造出来了?”一位副部长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震撼。

“这……这简直是奇迹!”另一位总工程师激动得身体微微颤抖。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但这次的寂静,却与之前的困惑和猜测不同,它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着周部长,仿佛在看一位预言家,一位将未来带到他们面前的使者。

周部长满意地看着众人的反应,他知道,此刻,他们已经彻底被这份报告所征服。

“所以,”周部长再次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沉重与期待:“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目的只有一个。”

“既然这项划时代的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具备了实际应用的条件,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共同讨论,这项‘小灵通’技术,应该……怎么使用!”

他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瞬间又沸腾起来。

这一次,众人的议论不再是单纯的震惊和感慨,而是充满了积极的思考和建设性的建议。

他们已经从“不可能”的震惊中走出来,开始认真思考这项技术将如何改变国家。

“周部长,我认为这项技术首先应该在军事领域进行推广!”一位副部长率先开口:“如果部队能够装备这种无线通信终端,那将彻底改变我们的指挥模式!”

“战场信息的实时传输,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国防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老石说得没错!”另一人也紧接着说道:“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民用领域!如果‘小灵通’能够普及到民间,那将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试想一下,工厂的调度、物资的运输、商业的洽谈,都能通过‘小灵通’随时随地进行,这将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建议,可以先从一些重点城市和工业基地进行试点!逐步推广,积累经验,同时也要考虑到生产成本和技术普及的难度。”

“成本问题确实需要重点考虑。虽然技术先进,但大规模生产和普及所需的资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必须进行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确保投入产出比合理。”

“除了民用和军用,我认为还可以考虑在一些特殊行业和内部系统进行优先使用。比如,在科研院所、大型国企内部,可以先行配备,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交流速度。”

……

各种建议此起彼伏,有从战略高度出发的,有从经济效益考虑的,有从技术推广角度分析的,也有从实际应用层面着眼的。

每一位与会者都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和职责,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小灵通”在祖国大地上遍地开花的美好景象。

坐在会议桌一角的秘书小张,此刻正奋笔疾书,将各位领导的发言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

他手中的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但他的内心,却早已掀起了滔天巨浪。

在复印那份“绝密文件”的时候,他虽然严格遵守了保密程序,但在监督复印的过程中,也忍不住快速地扫了几眼报告的内容。

当时,那些“无线个人通信终端”、“基站网络架构”的词汇,就已经让他感到震惊和困惑。

他虽然不是技术出身,但也知道这些概念的超前性。

他当时只觉得,这份报告,必然是某个大胆的设想,或者是一个遥远的规划。

然而,当他亲耳听到周部长证实,这项技术已经成熟,甚至连样品都已制造出来,并且功能基本实现时,他感到自己的世界观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脑海中浮现出报告中描绘的场景:

人们不再需要守在固定的电话机旁,可以随时随地与远方的亲人通话;

工厂的生产线可以实时调度,效率大大提升;

甚至连偏远地区的农民,也能通过“小灵通”了解到最新的政策和市场信息……

小张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笔尖在纸上划过一道不自然的痕迹。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激动。

他知道,今天他所记录的,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会议纪要,而是一次足以载入史册的会议。

他抬起头,偷偷地看了一眼周部长。这位平日里严肃沉稳的领导,此刻的眼神中,也闪烁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和光芒。小张知道,他所感受到的震撼,只是冰山一角。而周部长,作为这项伟大计划的推动者之一,他所肩负的,将是整个国家未来的希望。

小张再次低下头,手中的钢笔飞快地在纸上书写着,将会议室里每一个充满激情和远见的建议,都忠实地记录下来。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