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22章 新的系统奖励!

李佳回到套房后,虽然娄广成没有再说什么,但她心中的波澜却久久未能平息。

她一边整理着文件,一边偷偷观察着娄广成的神色。

娄广成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那份财务报告,嘴角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笑意,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那份“一亿美金”的年终奖,显然让他激动不已。

李佳从未见过娄广成如此失态,这让她对那位“大BOSS”的身份更加好奇。

她知道,娄广成在香江商界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能让他如此恭敬,甚至带着一丝敬畏的,绝非等闲之辈。

她暗自下定决心,等回到香江,一定要想办法打听清楚。

……

与此同时,在四九城的另一端,祁部长正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眉头紧锁地翻阅着一份刚刚送达的加密报告。

这份报告来自银行那边,内容是关于一笔巨额外汇的入账通知。

当他的目光落在报告上的数字时,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震惊,以及随之而来的狂喜。

“这……这怎么可能?”祁部长喃喃自语,他揉了揉眼睛,再次确认报告上的数字——“一百亿美金”。

其中一百亿是香江分公司的年盈利,这笔钱,白杨也要求娄广成以公司的名义,转回来的。

这笔钱,是实实在在的外汇,而不是国内的流通货币。

他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目前外汇储备的窘境。

国内正处于关键时期,各项工业建设、技术引进都需要大量的外汇。

而现在,突然之间,一笔高达一百亿美金的巨额外汇凭空出现,这简直是雪中送炭,不,这简直是天降甘霖!

这笔钱足以解决当前许多燃眉之急,甚至可以启动一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大型项目。

祁部长激动得脸色涨红,他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周部长的专线。

“老周啊,你现在方便吗?我这里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祁部长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声音却依旧带着一丝颤抖。

电话那头的周部长显然被祁部长这反常的语气弄得一愣,他稳重的声音传来:“老祁?什么事让你这么激动?我这边刚开完一个会,正准备去白杨那里看看‘擎天计划’的进展。”

“别去白杨那里了,你赶紧来我办公室一趟!这事儿跟白杨也有关系!”祁部长语气急促,不容置疑。

周部长虽然疑惑,但听祁部长说得如此郑重,便也知道事态非同寻常。

他应了一声,便立刻起身。

不到二十分钟,周部长便出现在祁部长的办公室里。

他一进门,就看到祁部长正拿着一份报告,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

“老祁,到底什么事啊?看你这模样,像是捡了金元宝似的。”周部长笑着打趣道。

祁部长一把将报告塞到周部长手里,指着上面的数字,声音压低了几分,却难掩激动:“你自己看!”

周部长接过报告,目光落在“一百亿美金”这个数字上时,脸上的笑容也瞬间凝固了。

他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震惊:“这……这是真的?一百亿美金的外汇?!”

他比祁部长更清楚这笔钱的来历。

毕竟这不是第一次了,也不是第一年了。

几乎每年都会这样。

“千真万确!银行那边已经确认入账了!”祁部长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肯定,“这笔钱,就是白杨那个香江分公司赚来的!”

周部长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震撼。

他走到沙发旁坐下,将报告放在茶几上,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震惊,有狂喜,更有对白杨的由衷赞叹。

“这个白杨……他简直是个奇迹!每年都有这么多,这也……”周部长感叹道!

祁部长也坐了下来,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是啊,白杨同志的能力,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祁部长说道,“有了这笔钱,我们今年的压力可就小多了。很多想做却做不了的项目,现在都有了启动的可能。”

他看向周部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老周,这笔钱的用途,我们得好好商量商量。不过,我个人觉得,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那些能够带动国家整体工业水平提升的项目。比如,白杨的‘擎天计划’,还有他之前提过的,关于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周部长闻言,立刻心领神会。

“没错,白杨的‘擎天计划’是重中之重,这笔钱的到来,无疑能为计划的顺利推进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保障。”周部长赞同道。

……

几天后,祁部长再次来到了白杨的办公室。

“白所长,你可真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啊!”祁部长一进门,就故作抱怨地说道,但脸上却带着难以掩饰的笑意。

白杨放下手中的文件,起身迎接,微笑道:“祁部长这话从何说起?我可没给您添麻烦。”

“没添麻烦?一百美金的外汇入账,你管这叫没添麻烦?”祁部长走到白杨的办公桌前坐下,指了指桌上的茶杯,示意白杨给他倒杯水。

白杨给他倒了杯水,心中却是一清二楚。

他知道,祁部长这是来“要钱”了。

不过,他并不意外,甚至可以说,这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

“祁部长,那笔钱是香江正常经营所得,是为国家创汇,怎么能说是麻烦呢?”白杨平静地说道。

祁部长喝了口水,润了润喉咙,然后放下茶杯,正色道:“白所长,你为国家做的贡献,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笔外汇的到来,极大地缓解了国家目前外汇储备的紧张局面。但是,也正因为这笔钱数额巨大,所以如何使用,就成了我们最大的难题。”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白杨身上,语气变得诚恳起来:“白所长,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各大**都盯着这笔钱,都希望能够拿到资金来发展自己的领域。但你也知道,钱再多,也经不起平均分配。我们必须把钱用在最关键、最能带动国家整体发展的地方。”

白杨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他知道祁部长接下来要说什么。

“所以,经过我们的共同商议,我们认为,这笔钱的大部分,应该优先投入到你白所长主导的几个战略性项目上。”祁部长直言不讳地说道,“比如,你的‘擎天计划’,还有你之前多次提及的产业。”

白杨微微颔首,这与他预想的差不多。

“祁老,感谢国家对我的信任。”白杨开口说道,声音沉稳有力,“‘擎天计划’我会全力以赴,确保其顺利完成。”

“白所长,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明白。”祁部长深吸一口气,然后郑重地说道,“只要你的计划是可行的,国家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你!”

他看着白杨,眼中充满了信任和期许:“白所长,你放手去干吧!”

白杨看着祁部长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有了高层的全力支持,他才能放开手脚,去实现那些超前的设想。

“好!既然国家如此信任,我白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使命!”白杨沉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

送走祁部长后,白杨重新回到办公桌前坐下。

他靠在椅背上,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

白杨的目光落在桌上的日历上,距离新年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他之前答应娄广成,年后会给他一款全新的产品技术。

这款产品,必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能够迅速打开市场,为国家赚取更多的外汇,为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那么,究竟该给娄广成什么技术呢?

他脑海中闪过无数种可能。

是更先进的集成电路技术?

还是某种颠覆性的电子产品?

就在白杨苦苦思索之际,他的脑海中突然响起了一个熟悉而又久违的声音。

【恭喜宿主,再次将外汇上缴国家,国运稍微改变,奖励小灵通全套通讯技术!】

白杨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小灵通?

他怎么也没想到,系统会奖励他这项技术!

小灵通,全称“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是一种介于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之间的无线市话技术。

它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曾经在国内风靡一时,以其低廉的资费和清晰的通话质量,迅速占领了市场。

然而,随着2G、3G、4G等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小灵通最终被时代所淘汰。

但那是在二十多年后!

现在可是1978年!

在1978年,国内的通信技术还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

固定电话的普及率极低,只有少数单位和家庭才能安装。

移动电话更是闻所未闻,甚至连“大哥大”也才出现几年的时间,这还是国外。

人们之间的远距离通信,主要依靠电报和书信,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

而小灵通技术,虽然在未来会被淘汰,但在1978年,它无疑是划时代的!

它具备无线通信的能力,虽然覆盖范围有限,但可以在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区域内实现自由通话。

它的成本相对较低,设备制造难度也远低于真正的移动通信系统。

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实现语音通信的“移动性”,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白杨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动。

这项技术,简直是为娄广成量身定制的!

如果将小灵通技术投入市场,它将彻底改变人们的通信方式,引发一场通信领域的革命!

它的市场潜力,将是无限的!

而且,小灵通的技术核心,涉及到无线通信、数字信号处理、小型化电子设备制造等多个方面,这些技术一旦突破,也将为国家未来的移动通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白杨强压下内心的激动,立刻关闭了办公室的门,然后迅速回到宿舍。

他知道,系统奖励的技术,通常都会以一种信息流的形式,直接灌输到他的脑海中。

他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吸收和整理这些庞大而复杂的信息。

回到宿舍后,白杨立刻盘膝坐在床上,闭上眼睛,将心神沉浸到脑海中。

瞬间,一股庞大的信息流涌入他的意识。

小灵通的原理、核心算法、基站建设、终端设备设计、芯片制造工艺、信号编码与解码、网络架构……所有与小灵通相关的技术细节,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清晰而完整。

这些信息量之大,超出了白杨的想象。

他感觉自己的大脑仿佛被撑开了一般,但同时,他又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

他知道,这是系统在直接将技术知识灌输给他,让他能够完全掌握这项技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这些知识的吸收中,仿佛一个饥渴的海绵,疯狂地汲取着养分。

足足过了两个小时,当最后一丝信息流被完全吸收后,白杨才缓缓睁开眼睛。

他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疲惫中带着一丝兴奋。

他感觉自己现在对小灵通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

从宏观的网络规划,到微观的芯片设计,他都了然于胸。

白杨立刻起身,走到宿舍的书桌前,拿起笔和纸,开始整理脑海中的技术资料。

他首先勾勒出小灵通系统的整体架构图:核心交换机、基站、以及用户终端(小灵通手机)。

接着,他开始详细记录各项关键技术:

无线传输技术:TDMA(时分多址)技术,确保多用户共享同一频率资源。

编码与调制:数字语音编码、QPSK调制解调技术,保证通话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

基站设计:小型化、低功耗的基站设计,便于快速部署。

终端设备:小巧轻便、低成本的手机设计,包括天线、射频模块、基带芯片、电源管理等。

网络管理:用户注册、鉴权、呼叫建立、漫游管理等。

白杨一边写,一边在心中进行对比。

在1978年,国内的通信领域,连程控交换机都还没有普及,大部分地区还在使用人工接线或者步进制交换机。

电话线缆铺设成本高昂,维护困难。

而小灵通,则完全颠覆了这种模式。

首先是“移动性”。

虽然小灵通的移动性不如后来的蜂窝移动电话,但它允许用户在基站覆盖范围内自由通话,这在当时是革命性的。

人们不再需要被固定在电话机旁,可以在办公室、家庭、甚至户外(在覆盖区域内)进行通话。

这对于提高通信效率,促进商业活动,以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次是“成本”。

相比于铺设固定电话线缆的巨大投入,小灵通的基站建设成本和终端设备成本都相对较低。

这意味着它能够更快、更广地普及到普通民众中。

低廉的通话资费,也将使得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通信费用。

第三是“技术领先性”。

小灵通技术虽然在未来会被淘汰,但它所涉及的数字信号处理、无线通信、微电子技术等,都是当时国内非常薄弱的领域。

通过研发和生产小灵通,可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为未来更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如2G、3G)的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白杨甚至想到了小灵通的“附加功能”。

虽然它主要用于语音通话,但其数字传输的特性,也为未来的短信息服务(短信)预留了接口。

在1978年,如果能推出短信功能,那更是天方夜谭般的超前。

他越想越兴奋。

这项技术,不仅能为娄广成提供一个巨大的市场,赚取天文数字的外汇,更重要的是,它将为国家未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白杨知道,有了小灵通技术,他就可以向祁部长提交一份更加宏大、更具可行性的计算机和通信产业发展规划。

他可以利用小灵通的成功,带动国内半导体、微电子、软件开发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腾飞。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大字:“小灵通——通讯革命的开端!”

他知道,这将是他在这个时代,为国家带来的又一个“奇迹”。

白杨整理完初步的技术要点,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深夜。

但他丝毫没有睡意,脑海中还在不断地构思着小灵通的商业推广模式和技术发展路线图。

他决定,明天一早,就着手准备小灵通技术的详细资料,并开始着手组建相关的研发团队。